理論背景
依據組織系統結構理論 - 泛進化論(structurity, structure theory, pan-evolution theory),從實證到綜合(synthetic )探討天然與人工進化的生物系統理論,闡述了結構整合(integrative)、調適穩態與建構(constructive)層級等規律;因此,系統(systems)生物學也稱為"整合(integrative biology)生物學",合成(synthetic)生物學又叫"建構生物學(constructive biology)"(Zeng BJ.中譯)。系統與合成生物學的系統結構、發生動力與磚塊建構、工程設計等基于結構理論原理,從電腦技術的系統科學理論到遺傳工程的系統科學方法,是將物理科學、工程技術原理與方法貫徹到細胞、遺傳機器與細胞通訊技術等納米層次的生物分子系統分析與設計。
合成生物學(synthetic biology),也可翻譯成綜合生物學,即綜合集成,"synthetic"在不同地方翻譯成不同中文,比如綜合哲學(synthetic philosophy)、"社會-心理-生物醫學模式"的綜合(synthetic)醫學(genbrain biosystem network - 中科院曾邦哲1999年建于德國,探討生物系統分析學"biosystem analysis"與人工生物系統"artificial biosystem",包括實驗、計算、系統、工程研究與應用),同時也被歸屬為人工生物系統研究的系統生物技術范疇,包括生物反應器與生物計算機開發。
"21世紀是系統生物科學與工程 - 也就是生物系統分析學與人工生物系統的時代,將帶來未來的科技與產業革命" 。系統(system)、整合(integrative)、合成(synthetic)或綜合生物學各有偏重點,系統(system)、結構(structure)、圖式(pattern)遺傳學也存在偏重點,但整個屬于系統生物科學與工程領域。系統科學方法與原理源自坎農的生理學穩態機理和圖靈的計算機模型及圖式發生的研究,又應用于生物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中的圖形識別被翻譯成"模式",但生物學中又有將"model animal"翻譯成模式動物,在認知心理學和發育生物學中也有的翻譯成"圖式";因此,綜合翻譯成"圖式"(patten),而且也包括了"系統(scheme或system)"與"完形(gestalt或configuration)"等含意。21世紀伊始,進入了系統生物學與工程迅速發展的時代,而系統遺傳學與合成生物學(系統遺傳工程或轉基因系統生物技術)是其核心,并將帶來的是系統醫學與生物工業革命。1997年曾邦哲(Zeng BJ.)設計與操作的一個典型的系統生物學非加和性抗藥細胞實驗:CHO細胞用化學誘變劑甲磺酸乙脂處理一次篩選到抗10uM和20uM洛伐他汀的細胞系,再用甲磺酸乙脂處理一次抗10uM洛伐他丁的突變細胞系篩選到高到可抗70uM洛伐他汀的細胞系 ,70uM遠大2X20uM=40uM,說明基因與基因的相互作用是非加和性的,也就是系統遺傳學的經典實驗。